第488章 各显神通(六)(2 / 3)

离开后,刘裕大军也是必然会发起进攻的。

在萧关下与刘裕大军一场,对于吕光来说,也未尝不可。

但在吕光看来,刘裕大军和他们一样,也是嫡系军队和降卒参半,双方在战斗力上半斤八两。

因此,倘若是双方大战一场实在是胜负难料,倘若没有必胜把握的话,吕光是不会轻易和刘裕一战的。

吕光直接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准备撤回下辨(武都郡治所),然后再作打算。

随着吕光大军后撤,刘裕果然率领大军进行追击,这也让吕光意识到和刘裕之间早晚必有一战。

吕光又意识到,倘若想要攻破萧关,就必须先击破刘裕大军;

同样的,刘裕想要攻取武都,就必须先击破吕光大军。

于是,双方在武都境内,一个撤退,一个追击。

随着刘裕大军的深入,他的补给线开始拉长,这就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局面。

倘若粮道被断,刘裕大军就会又一次陷入到断粮的危险,这如何能行?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刘裕当即下令让大军即刻停止追击,开始转为步步为营。

见到刘裕大军停了下来,吕光心知这是刘裕担心后路被断,但吕光并没有过这种打算。

他想到的是退到下辨,然后依靠坚城和地利,再与刘裕进行决战。

但现在刘裕大军停了下来,不再追击,这也让吕光的计划泡汤。

相比刘裕,吕光身边并无什么智囊,诸如杨大眼乃是勇将。

唯独苻坚之兄——符法文武双全,倒是给吕光想出了一个主意。

苻法(?~357年),字永则,略阳郡临渭县人,氐族。前秦宗室大臣,文桓帝苻雄庶长子,宣昭帝苻坚异母兄。

历史上,苻法文武兼才,神器秀拔。

皇始三年(354年),平定刘珍、夏侯显之乱。

寿光三年(357年),面对苻生滥杀大臣,联合东海王苻坚、侍中吕婆楼等人起兵,废杀苻生,支持苻坚登基即位,深得人心。

永兴初年(357年),受到苟太后猜忌,坐罪赐死,谥号献哀。

这一世,符法同样是苻坚成为氐族领袖、大秦天王的有利支持者之一。

在符生之后,更是作为符氏的代表人物,并与兄弟符融一起分别担任了统兵大将。

只不过一个之前在宇文泰麾下效力,如今正在前往狄道支援,一个还在吕光麾下效力。

符法认为,刘裕大军之所以再一次止步不前,是因为担心粮道被断。

刘裕大军一定会再一次进行追击,倘若到了那时,刘裕大军便不会再有破绽。

就算双方一退一追,直到下辨城下,恐怕他们的大军也无法击破刘裕大军。

既然如此,何不趁着刘裕大军在向四周派出军队攻打城池,构建粮道的同时直接发起进攻呢?

符法的提议得到了杨大眼的支持,作为头号猛将的杨大眼,对于他的意见,吕光可不能不听。

杨大眼,氐族。北魏将领。仇池首领杨难当之孙,骁勇,尤以行走迅捷著称。

北魏太和年间,被选为军主,从孝文帝南征。

景明初年,南齐大将——裴叔业以寿春降魏,杨大眼与诸将率军入城纳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