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捷报四方三(2 / 3)

些看法?”

张昭问道。

“以肃之见,此战未必就是靠主公和大都督,方才扭转了局势!

理由有二:

其一,主公和大都督此去仅仅才过了一个月,信使如今却已经来到西陵!

敢问诸位,在时间上有这个可能吗?

其二,徐州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实际并不强大!

反观淮南三郡守将,徐琨都督自不必多说,本就是大将之才!

陈子烈也是江东宿将,战功赫赫,更兼其麾下庐江上甲战力强大!

至于到彦之都尉乃是后起之秀,如今看来却也是能征善战、善于防守之将!

只是可惜了倪业、倪都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除此以外,寿春城内还有一位吕子明,同样也是一位将才!

有此四将在,又有三位太守为其保障后勤,三郡上下一心,如何不能靠自己大破敌军呢?”

鲁肃侃侃而谈道。

闻听此言,众人不禁点头,只觉得鲁肃之言也有道理。

“不管怎么样,如今淮南的危险已经接触,二州的局势也越明朗起来了!”

张昭不禁说道。

“张大人所言极是!”

鲁肃赞同道。

“不知陶大人有何看法?”

王猛见陶侃一直不说话,不禁问道。

“在下乃是白身,如今能在此聆听诸位大人之言已属殊荣,如何再能胡乱表意见呢?”

陶侃说道。

“士行兄此言差矣!

您胸有韬略,实乃济世之才!

如今扬州之危虽解,但荆州之危却尚未解除,眼下正是士行兄施展才干之时!”

王猛说道。

对于陶侃的本事,在座众人大多已经知晓,众人对陶侃自然是十分看重的。

别的不说,单单是其在庐江郡的政绩,那也足够令人仰慕的了!

其次,陶侃说自己乃是白身,可他之前毕竟是荆州刺史!

要知道如今的孙策治下一共也就只有两个州,陶侃能够出任一州刺史,足见其能!

再者,陶侃之前刚刚提出了消灭刘裕、陈霸先,从而快一统南方的方略,在众人面前也已经显示过他的谋略了。

如今徐州军大败,淮南转危为安,也正是实行陶侃的计划之时!

“士行兄!

眼下,猛与鲁军师已经向山越军团去了撤退的命令。

随着淮南之危解除,主公与大都督又已经回到金陵,不日就将有水师到来!

如今正是我等实施计划之时,依猛之见,士行兄应当出任此役的主帅!”

王猛不禁说道。

“王军师过奖了,侃之策不过是一些皮毛而已,难登大雅之堂,实在不值一提!

眼下确实到了计划开始的时候,但侃却是帮不上什么大忙!”

陶侃有些谦虚地说道。

众人闻言,倒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毕竟这种事情还得等主公回来做主!

毕竟陶侃一介白身,他们又无权代替主公给人家安排官职,因此实在不好多说什么!

众人能够做的,唯有聚在一起商议陶侃的计划,到时候等主公回来了再开始具体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