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立场问题(2 / 3)

想出来的?是曹操的那帮谋士?还是根本就是王猛想出来的?

说不清,道不明,王猛哪怕长着一百张嘴也已经说不清楚了。

此时此刻,王猛的立场变得微妙起来,就连处境也变得危险起来。

好在,就当所有人都认为王猛是坏人的时候,我还是坚定不移地在帮着王猛说话。

我把责任全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并且暂时说服了众人,毕竟到底是不是曹操的阳谋都不知道呢?

按照鲁肃的分析,眼下只是有可能生这些事情,但到底会不会生还不一定呢?

还没有生,那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又如何能怪到王猛的头上呢?

王猛看我这么信任他,因此,在王猛的心里也十分感激我。

“士为知己者死!

大将军才是在下此生誓死追随的明主!”

王猛的心里如此想到。

但说实话,曹操的无解阳谋还是有办法破解的,而并非真的无解。

只是我们所有人如今都身在局中,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以王猛的才智也必能想到破局的办法,只是他先是身在局中,其次因为他的立场问题根本无法去想那些。

而我的身边除了有王猛,还有周瑜、鲁肃、陆逊、陈庆等,一大群智谋之士。

之所以说王猛能够破局,是因为他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那就是立场!

成也立场,败也立场。

其他人都是一心在为我效力的,王猛却是为了全天下,而不单单只是为了我。

因此,在所有人都身在局中无法自拔的时候,也只有王猛能够因为他的立场问题,从而置身事外地去思考破局之策了。

我深知这一点,也深知王猛的能力,更深知王猛的为人。

在另一时空,王猛所处的时代已经乱了上百年,天下人渴望明主!

王猛先是遇到了桓温,然而桓温并非明主,王猛也没有选择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后,王猛遇到了苻坚,被他誉为是刘备的那个男人。

二人相遇,如鱼得水,也书写了历史。

那个时代,大汉早就亡了一百多年,是属于汉胡共存的时代。

所以那时候的王猛用尽一生,鞠躬尽瘁,都在为了胡汉融合而努力着。

面对其他异族的政权,王猛先后挥兵平定,但面对东晋的时候王猛却犹豫了。

甚至在临死前,王猛告诫苻坚不要对东晋动战争,最起码要先稳定了内部才可以。

王猛认为,当时的前秦人心还没有彻底归附,天下的汉人对异族的统治还没有彻底地接受。

因此,王猛在临死前规劝苻坚,不要过早地动统一战争。

但那时候的王猛,何尝又不是不想看到自己一手建立的国家,和自己的民族生冲突呢?

王猛的内心是矛盾的,是痛苦的,立场也是尴尬的。

那个时空的王猛是这样,这个世界的王猛也是这样,王猛的内心永远是充满矛盾的。

但好在这个世界,大汉依旧是天下之主,异族也没有开过占据中原的先河。

所以在王猛的心里,讨伐异族乃是放在了第一位,诸侯内战才是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