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要不要参与。
六部和内阁一直以来都有大矛盾,现在这件事只是彻底爆发了起来。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若是参与进去,说不准就要吃挂落了,但置身事外的话,貌似也不妥。
王通也在犹豫,但很快就下定了决心,振声道:“此事本就有违逆于祖宗之法,自然不能坐视,还请诸位速速写下奏章,而后一起去皇宫向陛下请求收回成命。”
……
“明达,这件事引起的风波很大啊。”
“六部的反应非常激烈,甚至就连兵部都有不少人随同参与,怕是不能善了了。”
文渊阁中,阁臣亦在商议此事,皇帝能同意这件事,他们自然高兴,但前提是,要度过眼前的难关。
杨士奇望向李显穆,沉声道:“明达,在下觉得没必要搭理他们,待时间到了自然就退去,终究这件事并无什么不妥之处,他们也说不出什么东西来。”
李显穆望着文渊阁窗外,有一棵渐渐枝叶枯黄的柳树,距离先帝朱高炽驾崩已经过去了数月,京城也渐渐再次走到了秋冬时分,洪熙元年将要过去。
大明将来迎来新的纪元。
李显穆淡淡道:“有些胡搅蛮缠的事情,自然不必在意,但这件事是大明政治制度改变的前兆,总是要划出个高低上下出来。
若是不能战胜压服六部,他们是不会服气的,日后也一定会和内阁在各种场面上争执,那可就不妙了。
说清楚,他们为何这么反对,再说清楚票拟制度对天下的好处,孤立那些反对的人。”
杨荣第一个反应过来,“明达的意思是,要让世人看到他们之所以反对是因为被触动了利益。”
“这有点不容易啊,况且都是文官,这样相互之间攻讦,岂不是让那些武将看了笑话?”黄淮性子比较中庸,有些不赞同这么激烈的争斗。
杨士奇微微皱眉不满道:“他们若是要攻讦我们、反对我们,那自然是要反抗,难不成还在这里坐以待毙不成?”
黄淮听到杨士奇这么不客气的话,顿时一噎。
金幼孜和杨溥见状都没说话。
这内阁之中,以李显穆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