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秋闱之事(3 / 4)

计算好了。

    其后没过多久,李祺与方孝孺等人在东宫争执,而后李祺负气离开东宫之事,竟然在京中不胫而走。

    很多北人都认为李祺是因为替他们出头才会如此,很是感动,他的声望又涨了1点,已经88点,李祺的这份香火情,大概烧个五、八、十年的不成问题。

    若是碰到有良心的,甚至能够庇护一代人。

    在这种纷纷扰扰中,各省的乡试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准备阶段。

    ……

    按照乡试流程,八月初六,考官们先进入考场,主管阅卷的内帘官和主管监考的外帘官,举办了上马宴,李祺率一众内帘官拜过了孔子像,而后便率领着内帘官入了考场中。

    八月十五,乡试最重要的第三场开始,李祺等考官所出的五道时务策问题目皆下发给了众学子。

    望着一众奋笔疾书的学子,李祺突然想到很多科举类的历史小说,主角都要经历一场又一场的科举。

    那些背诵默写类的自然难不住主角,若是再有数学类、律法类的题目,完全就是给主角送分。

    而主角总会一次次的震惊众人,得到主考官的赏识。

    最重要的是在最后的策问一场中,主角总是会用来自后世、迥异于这个世界的奇思妙想夺取解元、会员、状元。

    而李祺第一次经历科举,却是以主考官、出题人的身份,来考教学子,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神奇的体验。

    同为考官之一的解缙端着茶水走过来,问出了他憋了很多天的问题,“景和,你出的时务策问题目是什么?”

    这话一出,屋中的其他考官也都看了过来,实际上第一场的时候他们就想问了,但是担心泄露,一直等到第三场考生们开始考,才问出来。

    “我出的时务策问?”

    李祺嘴角噙起一丝笑意,这个世界没有穿越来的学子,只有一个穿越来的考官。

    多有趣。

    解缙等人好奇的简直要抓心挠肝了。

    身为北人士人领袖的李祺,却担任了直隶省的主考官,他不可能什么都不做,任谁都会好奇,他到底要出什么考题。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