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磨刀霍霍向仇敌(2 / 6)

 李祺自然是故意的,他是故意卡着扬州府安丰县那件案子的发生时间,写下这篇文章。

    他目光熠熠:“娘子,为夫虽不能入仕为官,但岂不闻白衣卿相乎?

    若要为我们的子嗣做那登云梯、脚下石,以为夫如今的势位、权位可做不到。”

    临安公主闻言眼睛一红,自宋代柳永以白衣卿相自称后,这个词就有了政坛失意的含义,此刻李祺说来,她只觉心酸。

    又听到李祺说起,“登云梯”、“脚下石”,更是泫然欲泣。

    “夫君本有大好前途,文韬武略,却……难道真的就再没有办法了吗?”

    “不可能的,不要说为夫,就算是你腹中的子嗣,穷尽一生也迈不过京官三品的九卿之位。”

    李祺轻轻抚摸着临安公主隆起的小腹,里面有他的子嗣。

    李氏下一代的继承人。

    他很清楚,胡蓝党案是贯穿洪武朝的大事,李善长是胡蓝党案的关键人物之一,李氏的政治前途为零。

    这种境遇要改变至少要到永乐年间。

    罪臣后裔的身份一日不解除,一日就是攀登政坛高峰的枷锁。

    而为李善长彻底平反之事,即上谥号、追封王爵、配享太庙,可以说每一步都非常艰难。

    明仁宗是个重视文治的好皇帝,在他那一朝,李氏或许才有一些机会给李善长平反翻案。

    但真正要给李善长追封王爵,可能要等到李氏势位更高之时。

    而且这世上有得便有失,李氏一家凭借临安公主的身份得以免死,但外戚的身份同样也限制了他们的前途。

    只有等到临安公主去世,李祺和临安公主的孙辈那一代,李氏后人才能真正的无上限。

    现在的李氏只能剑走偏锋。

    临安公主不愿再想这些伤心之事,问道:“为何是此时呈献此文?”

    李祺指着文中的一段话,道:“虽然此文通篇都在讲述‘待君以诚’的必要性和如何‘待君以诚’,但实际上这段话才是核心。”

    临安公主顺着李祺所指看过去,内容大概是“朝中贪赃枉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