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王者容人所不能(2 / 5)

皇帝讲述了一番,听着算颇为顺利,可朱棣却知道这其中有几次很不简单,稍有不慎就是群起而声讨。

    尤其是文庙之事,当真是危险。

    若真到了那一步,纵然利用他给予的权力强压下去,可必然把江南和朝廷敌对起来,对施政是一定不利的。

    听完李显穆的讲述后,朱棣朗声笑道:“此番巡抚江南,你做的很好,可以说,已经不能再好了,你想要朕怎么赏你?”

    见皇帝开怀大笑,朱高炽脸上满是笑意,汉王则有些难看。

    李显穆躬身下拜,肃然道:“微臣不敢讨赏,陛下赏什么,臣都甘之如饴。

    不过返回京城之时,臣发觉了一件可能会动摇社稷的大事。”

    动摇社稷?

    朱棣知道李显穆从不夸大其词,立刻收起笑意,沉声道:“显穆,何事,你速速道来。”

    李显穆便将山东残破之事向皇帝汇报一番。

    他话音刚落,还不等皇帝说话,汉王已然愤然道:“李显穆,你休要危言耸听,山东安定乃是事实,怎么可能危及社稷。”

    李显穆心中一凝,立刻反应过来,此番巡抚山东的官员,是汉王的人,山东巡抚在他之前就回了京,怕是已然和皇帝汇报过山东的情况,很明显,山东巡抚所言,和他说的不同。

    若是皇帝采信李显穆所说,山东巡抚此番山东一行,不仅无功,反而有罪,怪不得汉王生气。

    在汉王看来,这就是李显穆故意为之,是借着此事打击汉王党,别说汉王,就连朱高炽都觉得李显穆如此,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担忧。

    朱棣听罢,有些迟疑,山东的情况有那么危急吗?

    赵王看出了皇帝迟疑的态度,眼珠一转,立刻阴恻恻道:“山东之地皆是逆民,靖难之时若非山东的逆民阻拦,早已功成。

    有功则赏,有过则罚。

    所以直隶河南可以减免赋税,山东则没有减免,这岂不是天威难测之理吗?

    若有逆民不知道悔改,朝廷大军则移之,自然江山稳固、社稷稳固!”

    这番话说到了皇帝心坎上,朱棣本质上就是心眼很小,对自己家人很好,但当初他两次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