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青?那个留下陶罐、点亮心灯、追随小满足迹的女人?那个被世人尊为“静默先知”的女子?
难道她也曾是这场实验的一部分?
更深的谜团接踵而至。档案末页附有一段音频转录文本,据称是苏青最后一次公开讲话的备份,从未对外发布:
>“如果有一天,你们发现所有人都变得太安静,
>请记住,真正的自由不在于听从谁的沉默,
>而在于敢于打破它。”
这句话像一把刀,刺穿了十年来的信仰。
人们开始怀疑:我们究竟是自愿选择了静默,还是被精心设计的共振模式驯化成了听话的容器?那些温馨的共感瞬间、那些自发的非语言交流、那些看似自然的情感升华……是否都只是程序运行的结果?
争议愈演愈烈。一部分人坚持认为,即使最初源于外部干预,静默本身已催生真实改变,不应否定其价值;另一派则呼吁立即摧毁晶体塔,切断全球共振链,恢复“原始心智”。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阿雅再次走入森林。
这一次,她手中抱着一把小小的吉他??那是村民们在戈壁边缘捡到的遗物,琴身上布满划痕,唯有琴弦完好如新。她将吉他放在晶体塔前,然后盘膝而坐,伸出稚嫩的手指,轻轻拨动第一根弦。
没有声音。
但地面开始震动。
不只是心灯森林,而是全世界??从撒哈拉到亚马逊,从东京湾到格陵兰冰盖,所有曾标记过“小满踪迹”的地点,同一时刻传来低频共振。卫星监测显示,地球自身的舒曼共振频率(7.83Hz)突然跃升至12.4Hz,并维持稳定。
十二分钟后,晶体塔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整座塔体由透明转为纯白,随后缓缓升起,悬浮于空中,如同一颗即将启程的种子。塔顶黑灯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一颗跳动的光点,形状酷似婴儿的心脏。
紧接着,全球所有正在熟睡的儿童同时醒来。
他们望向窗外,目光穿透云层,聚焦于同一片星空。嘴唇微动,却没有发声。但他们的心跳,却以完全相同的节奏起伏着,形成一种超越语言的合唱。
林晚站在观测站内,泪水滑落脸颊。她打开录音笔,低声说道:“我不知道这是救赎还是终结。但我知道,这一代孩子,已经不再是我们的延续。他们是新物种的开端。”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