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叩门声(1 / 3)

浓雾在午前终于散尽,阳光刺破云层,将小院照得一片通透,仿佛昨夜那场无声的试探与紧张的布防只是一场幻梦。然而,院门外泥地上那几道新鲜而凌乱的车辙印,以及空气中尚未完全散去的、属于陌生人的陌生气息,都在清晰地提醒着顾言和沈星晚,危机并未远离,只是暂时蛰伏。

“玄天青”琴与琴桌构成的“锁”系统静静地运转着,如同一个沉睡的守护灵,平日里不显山露水,唯有在感受到特定频率和强度的异常振动时,才会发出那低沉的弦鸣示警。这给了两人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心感。

顾言的神色比往日更加冷峻,他不再长时间待在工棚,而是更多地巡视小院四周,检查那些预警机关,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处可能藏匿视线的角落。他甚至开始着手加固院墙,用的并非砖石,而是从后山砍伐来的、带有尖刺的荆棘灌木,将其巧妙地编织在原有的竹篱之间,形成一道天然的、带着警告意味的屏障。

沈星晚则继续着她的“锁”系统完善工作。她在工棚内部,尤其是门窗等关键入口处,也布设了一些简化版的振动感应装置,与核心的琴桌系统相连。她还尝试着,利用那些阴沉木和紫榆木的边角料,制作了一些小巧而坚硬的“拒马”状障碍物,平时看起来像是随意摆放的木雕装饰,必要时却能迅速组合,封堵住狭窄的通道。

他们的准备,并非出于恐惧,而是源于一种清晰的认知——他们必须展现出足够的力量和决心,才能让那些觊觎者知难而退,至少,不敢轻易用强。

日子在一种外松内紧的状态下悄然流逝。念初似乎也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氛,变得更加乖巧,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屋里自己玩耍,或是安静地看着爸爸妈妈(在他小小的认知里已然如此)忙碌。

这天下午,天色阴沉,山风渐起,带着山雨欲来的潮湿气息。顾言正在院中处理那些荆棘,沈星晚则在工棚内打磨几个新做的感应构件。

就在这时,一阵清晰而克制的叩门声,笃笃笃地响起,打破了小院的寂静。

这叩门声既不显得急躁,也不显得怯懦,带着一种程式化的礼貌,却反而比之前那雾中的窥探更让人心生警惕。

几乎是叩门声响起的同时,工棚内,“玄天青”琴弦发出了极其轻微、如同蚊蚋振翅般的“嗡”鸣,声音虽小,却清晰地传入了沈星晚的耳中。这是“锁”系统对正常叩门力度的温和反应,表明来者并未试图强行破门,但确实触发了感应。

沈星晚的心猛地一紧,立刻放下手中的工具,快步走到窗边,透过窗棂的缝隙向外望去。

顾言也已停下了手中的活,悄无声息地移动到院门后,如同蓄势的猎豹。他没有立刻开门,也没有出声询问,只是沉默地等待着。

门外的人似乎很有耐心,见院内没有回应,又再次叩响了门环,力度和频率与之前一般无二。

僵持了片刻,一个略显低沉、却刻意放得温和的男声在门外响起:

“顾言先生在家吗?冒昧打扰,我们是省工艺美术协会的,受上级部门委托,特地前来拜访,有些关于传统工艺传承发展的事情,想与您当面沟通一下。”

声音透过门板传来,措辞客气,理由冠冕堂皇。

工艺美术协会?上级部门?沈星晚蹙起了眉,这与梁老之前提醒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