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敌手?不出三月,定平吴郡!”
孙策很满意。
“如此,我就放心了,其余诸公,随我前往会稽!”
“伯符。”
突然,有一个人开口了。
是周瑜。
“公瑾有何高见?”
周瑜自信的道:“有三件事,提醒主公。”
周瑜就是这样,每一次会议之中,他基本都是一言不发,只等所有人都说完了之后,才做补充,而且他每次做补充的态度都相当自信。
周公瑾,天生就是一个自信且强大的人,但他确实有他自信的资本。
因为他每回提出的补充谏言,都能打在要害上。
孙策问道:“哪三件事。”
周瑜说道:“第一件,伯符亲自率兵去平会稽,会稽太守王朗师从杨赐,与弘农杨氏关系匪浅,其本人校注经典,乃徐州大儒,与东南诸多名门交好,万万不可杀害。”
孙策冷然道:“我攻破会稽后,召王朗效命便是。”
周瑜道:“恐他宁死亦不会为主公效力的。”
孙策听了这话,面上依旧冰冷,但心中却很郁闷。
也就是周瑜,换成别人说这话,孙策早干他了!
王朗为什么宁死不愿为孙策效力?还不是瞧不起他的出身?
他王朗是杨赐门生,当世大儒,而孙策在他看来,不过是个兵痞头子,还是无诏侵略汉家州郡的那种。
要门第没门第,要正统没正统。
包括孙坚和孙策两代人在内,一直都在努力的突破这个桎梏,但一直到目前,成果并不是特别的显著。
“我知道了,破了会稽,我不杀王朗就是。”
周瑜似乎没看到孙策的落寞,继续道:
“第二件,攻克会稽,还请善待会稽周氏。”
周氏乃是会稽郡大族,周氏兄弟皆倾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