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我想静静(1 / 6)

草芥称王 月关 3625 字 13天前

    春耕、春种之后,并不是农人就无事大吉了。

    农忙的过程至此还远没有结束。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成果,不是撒撒种子就能得来的。

    三分靠种,七分靠管,接下来首先就是灌溉这件大事。

    这是春播之后最重要的一件事事,直接关系到庄稼的出苗率。

    如果春旱了,村民就得利用水车、戽斗、渠道等一切工具,从河流、水井、池塘引水浇田。

    但是此处的田地多赖龙河水浇灌。

    从龙河引水过来,在千里平原上贯穿而过,留下树支一般的灌溉脉络。

    杨灿在巡查田地的时候,又发现了一处可以改良的地方:水车。

    尽管能引龙河水灌溉,这已经算是这片土地得天独厚的水利条件。

    但是囿于水往低处流的特性,有些地块儿明明土地非常不错,只是因为地势较高,灌溉吃力,所以无法大力开发。

    张云翊的隐田和隐户,因为是后来者开辟的,而最好的易于灌溉的土地已经被当地百姓早就开发了,所以他们只能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开荒。

    因此他们就无法开辟更多田地,不是地皮不够了,而是浇水的时候他们浇不过来。

    丰安庄也是有水车的,不过这个年代的水车,需要以人力或畜力来驱动。

    不管是脚踏还是手摇,亦或是用老牛拉套,其效率当然都比较低下。

    而且人力有时穷,它是不能持续作业的。

    同时,这种老式水车能够提水的高度有限。

    因此只要地势稍高一些,明明是沃土,也无法进行大力开发了。

    杨灿一看就乐了,这个简单啊,比曲辕犁的研究过程还要简单。

    这个好,哥们又能人前显圣了!

    没多久,由杨庄主改良的第一架完全借助水力自运行的高转筒水车就架设起来了。

    一架这样的水车,可以把水提到落差十丈的高度。

    如果在十丈高处修一个蓄水塘,让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