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统一调度下,潜伏在阿什杜德城郊的预备队“塞赫麦特”小队,以及负责反核任务的“奥西里斯”小队,也开始与从海上成功渗透进港口的“海王星”小队,形成合力,对港口区域展开围攻。他们以最快的速度,从7号公路一路横穿郊区,在黑暗和炮火的掩护下,迅速机动,来到了41号公路,进而杀到了距离港口东边不到一公里的位置,对港口形成了陆海夹击之势。
随着前线各处混乱、支离破碎的战报,通过那些仍在勉强运转的应急通讯设备,逐渐传递到IdF临时搭建的指挥中心,即便是在这种极端混乱中,再愚钝的军官,此刻也已经大致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了。
他们意识到,从东南方向发起的、由陆军主力装甲部队进行的“进攻”,明显就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骗局,其目的就是为了牵制住城内的守军主力,让特种部队能够趁虚而入。
可即便如此,埃及军队的穿插渗透能力,其战术的精妙与执行的效率,还是远超守军指挥官的想象。整条原本被认为固若金汤的东边防线,此刻都被敌人渗透了个干干净净,如同筛子般满是漏洞,让特种部队如入无人之境。
然而,在IdF指挥官看来,情况还没有到最糟糕的那一步。阿什杜德城内守军的总体数量仍旧相当可观,而且,停电后的巷战,虽然会影响到防守方,使其难以进行有效的大范围协调指挥,但同样也会对进攻方造成巨大的阻碍。
进攻方的机械化部队与装甲部队,在狭窄的城市巷道和黑暗中,也会因为视野受限、缺乏精确导航而难以发挥其速度与火力的优势,其行动将变得迟缓而笨拙。只要他们能够重新组织起城内的部队,在混乱中重建指挥链,重新分配兵力,那么转危为安,将侵入城内的特种部队困死在城市之中,也未尝不可!
可还没等守军指挥官下达任何具体的命令,甚至还没来得及完全理清思路,指挥中心所在的简易营帐外,便突然响起了一阵明显不同于IdF配发的制式武器的枪声!
那声音带着一种独特的、清脆而低沉的节奏,那分明是埃及军队制式装备——埃及产马迪AK突击步枪的枪声!那枪声如此清晰,如此突兀,如同死神的敲门。
此起彼伏的枪声,伴随着士兵们的惊呼与惨叫,瞬间打破了营帐内原本勉强维持的稳定与秩序,将指挥中心彻底拉入了混乱之中。包括IdF指挥官及其身旁的几位高级军官在内,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没有人知道营帐外究竟发生了什么,敌人是如何如此之快地抵达这里的。
军官们下意识地将手伸向了腰间的配枪,条件反射般地准备应对随时可能会到的突发情况,他们的脸上写满了震惊与戒备。
一个灰头土脸、呼吸急促的IdF士兵,他的制服破损,身上带着血迹,踉踉跄跄地猛地掀开了营帐的门帘,几乎要摔倒在地。他脸上带着极度的惊恐,似乎想要汇报什么。
然而,他那副狼狈而突然出现的样子,差点就被那些紧张到极点的军官们当做入侵者,直接射杀。没等指挥官从这位士兵口中问出哪怕一个字,营帐的门帘便再次被一股力量猛地掀开!
几个浑身穿戴漆黑制服与装备的士兵,他们的脸上带着冰冷的面罩,身形如魅影般迅捷,手中紧握着消音突击步枪,如同潮水般涌了进来,他们的动作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