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搜刮九头蛇战舰中(2 / 3)

走在前头、负责开辟道路的小队,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而带着震惊的紧急通讯。

他们的声音通过通讯频道,清晰地传到了其他小组和“鸾鸟”

号舰桥:“指挥官!

我们有新的现!

重复!

我们有新的现!”

他们汇报称,在深入舰船内部,尝试破开一道因为电力中断而处于故障封闭状态的气密闸门时,竟然意外地遇上了存活的“外星生物”

这些生物,与他们印象中那个被收容的、体型庞大、扭曲奇异的“九头蛇”

实体完全不同,它们的形态,其生物学特征,完全就是另外一个物种,一个他们从未在任何情报或档案中见过的新型外星生命。

从那支先头部队断断续续、带着惊恐与急促的通讯中可以得知,他们遭遇的生物,在整体外形上与地球上的鸵鸟十分相似——高大、双腿强壮,似乎具备快移动的能力。

但是,它们却并没有像鸟科生物那样拥有丰满的羽翼,或者可以用于飞行的翅膀,而是犹如人类一般,有着一对类似人型生物的双臂,而且,它们似乎具备使用各种武器或工具的能力,并非是无智能的野兽。

先头部队正是在利用离子切割器破开那道故障气密闸门后,遭遇了这群“类鸟生物”

的突然袭击。

幸运的是,由于队员们反应迅,且这些生物的突袭似乎也并非完全有效,万幸的是并没有出现人员伤亡,所有人都成功找到了掩体进行规避。

这些类鸟生物使用的武器,似乎并非是实体弹药,而是某种离子或激光武器。

处于真空环境下的船舱内部,没有空气作为介质传播光线或能量轨迹,队员们完全无法看到任何可以观测到的弹道轨迹,无法判断攻击是从何处而来。

船舱舱壁上留下的、宛如被高温灼烧过的焦黑痕迹,以及金属结构被瞬间加热后留下的扭曲印记,却实打实地存在着,无声地证明了这些外星武器的破坏力与性质。

在短暂的交火与规避后,一名登舰队员下意识地从腰间的弹药包里掏出了一枚破片手雷。

在太空中,手雷的杀伤机制与大气层内略微不同,但其携带的破片依然致命。

他想也没想,凭借着经验,估算了一个投掷角度与距离后,猛地拉下拉环,然后奋力扔向了船舱内部那群正在进行攻击的类鸟生物所在区域。

由于真空中不存在空气作为介质传播声波,本该出轰鸣作响、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此刻完全没有一点声音。

除了在周围金属舱壁上反射的短暂、耀眼的爆鸣闪光外,船舱外的其他队员们,甚至都不一定能知道在里面生了什么,不知道爆炸是否成功、是否造成了杀伤。

爆炸过后,那名扔出手雷的队员,壮着胆子,小心翼翼地探出掩体边缘,向船舱内部查看情况。

那里的景象,让他心中一凛。

只见原本三三两两、正在进行攻击的类鸟生物,此刻全都横七竖八地、仿佛失去控制的木偶般,半躺着或漂浮在了半空中。

它们已经停止了任何动作。

密集且锋利的破片,在手雷爆炸的瞬间,以惊人的度向四周飞射,撕开了它们身上可能存在的防护服或较为脆弱的软质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