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御史自豪的说道。
什么义渠民风彪悍,两三个人近不了秦人一人之身。
“好!
!”
“秦人威武!
!”
听到此话,秦然忍不住赞叹道。
不过随即秦然便察觉到不妥。
什么义渠人、老秦人,现在都是秦人,不能区别对待。
“御史大人放心好了,你且回去静观其变,明日我便会进入义渠。”
监察御史见他如此笃定,心中稍安,便拱手说道,“既然如此,那下官便告辞了。”
说罢,便离开秦军临时大营。
秦然目送着监察御史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视线之外。
然后,他缓缓收回目光,落在手中的地图上,若有所思。
这张地图上正是大秦简易的行政地图划分。
秦然知道,三十六郡是皇帝根据各地的人口以及地理位置来划分的。
然而,此刻秦然的眉头却渐渐皱起。
因为他清楚地记得,在咸阳的卷宗中记载的北地郡人口只有三十万不到。
可如今,根据监察御史的估算,北地郡的实际人口与上报人口竟然整整相差了十万多人!
这个差距实在太大了,绝不可能是简单的统计失误所能解释的。
秦然意识到这里面恐怕隐藏着巨大的问题。
北地郡郡守,也就是义渠侯,故意隐瞒这么大的事情,必有图谋。
此刻,义渠城内,秦然一行人的位置也被城内的义渠人知晓了。
“他竟然敢直奔义渠!
!”
“来的好,我倒要看看明日他如何交代。”
城内的义渠百姓纷纷摩拳擦掌。
而一些房屋内的老秦人听到此话纷纷不自觉的握紧拳头。
如果义渠人真的敢对秦大人出手,他们也绝不会坐视不管。
“大人,明日我们需不需要出城迎接秦然?”
郡丞开口询问义渠侯道。
“当然要去,秦然毕竟是奉旨前来,我们必须要去迎接他。”
“而且还要非常的隆重!”
“明日通知城内的百姓,能去的都去。”
“迎接我们的钦差大人!”
义渠侯笑着说道,“不过我就不去了,明日你代表我去就好了。”
“鬼谷的弟子又如何,来到义渠也要看我的脸色!”
第二日,一大早。
义渠城门处,人山人海。
在郡丞的指示下,整个义渠有数万百姓来到了城门处“迎接”
秦然。
人们翘以待。
随着地平线上逐渐浮现出几道铁蹄的影子,秦然一行人终于抵达义渠城外。
“来了!
!”
远远望去,只见三百骑兵如疾风般疾驰而来,他们手持长剑,气势恢宏。
在这三百骑兵之后,紧跟着五百大秦锐士,他们步伐整齐,灰褐色的甲胄上还隐约间带着一丝丝鲜血,每个人都散出一股冷峻的杀气。
这支近三千人的大军如浩浩荡荡地向义渠城逼近,所过之处,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那股强烈的肃杀之气,仿佛能穿透城墙,让义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