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教学心得》(上)(第1/2页)
海边的风似乎真的带走了些许沉重,却带不走武修文骨子里那份对教学的敬畏。从海边回来的那个晚上,他书房的灯亮到了后半夜。
黄诗娴那句“别让明天的事,压垮了今天的自己”在他耳边回响,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圈圈鼓励的涟漪。他不再纠结于那些可能的刁难与审视,而是将全部心神沉入进去,开始精心梳理接手海田小学六年级数学以来的点点滴滴。
电脑屏幕的光映在他专注的脸上。他不是一个喜欢夸夸其谈的人,但这一次,他决定要真诚地分享。PPT一页页完善,他不是在堆砌枯燥的理论,而是在还原一个个生动的课堂瞬间。他把那次打破常规、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抽象分数应用题的尝试做了重点标注;他把如何用一首自创的、饱含数学韵律的小诗,点燃几个后排学生眼中求知火焰的过程细细道来;他甚至没有回避那个最初让他头疼的“小霸王”李壮,详细记录了自己如何通过一次次课后的耐心辅导和一次偶然的篮球场交锋,让这个孩子从抵触数学到愿意主动提问的转变案例。
每一个成功案例的背后,他都附上了自己的反思与不足。“这里,如果我当时能用更形象的图形辅助,或许孩子们理解起来会更轻松。”“那次诗歌激励,对大部分学生有效,但对极个别逻辑思维极强的孩子,是否反而是一种干扰?这是我需要进一步探索的。”他坦诚得近乎苛刻,却也真诚得动人。这些文字和图片,凝聚着他数月来的心血、汗水,以及那份对教育近乎执拗的热忱。
第二天下午,学校的多媒体会议室里坐得满满当当。不仅是六年级的老师,其他年级不少没课的教师也闻讯赶来。武修文老师近来的教学成绩有目共睹,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想听听这位曾被质疑的“空降”代课教师,究竟有什么独门秘籍。
武修文坐在前排,手心里微微沁出薄汗。他能感受到身后那道道目光,有关切,有好奇,或许也有一如林方琼老师那样,带着审视与不服。他深吸一口气,下意识地抬眼望向台下。
几乎是在瞬间,他的目光就与一双清亮的眸子撞个正着。黄诗娴坐在靠过道的位置,穿着一身浅蓝色的连衣裙,像一株清新的海百合。她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交头接耳,只是安静地看着他,嘴角噙着一丝温柔的、鼓励的笑意。当他的目光投过来时,她用力地、几乎微不可察地点了一下头,那双会说话的眼睛里,盛满了全然的信任与支持。
那一刻,武修文忽然就安心了。仿佛漂泊的船终于看到了岸边的灯塔。
会议由教导主任梁文昌主持。“老师们,静一静。”梁主任扶了扶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