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1 章 谈 符 论 道(3 / 7)

诡目天尊 颂词妄语 4658 字 23天前

时,通讯频道再度响起杂音。

    这一次,不是陆知远,而是一个陌生女声,冷静得近乎冰冷:

    >“林晚,我是‘薪火议会’临时召集人苏芮。我们已在旧京成立首个开放式决策平台,邀请全球代表参与‘认知宪章’起草。但我们遇到了问题??超过六成提案,都在试图重新集中权力。”

    林晚接过灰烬递来的通讯器,声音平稳:“具体表现?”

    >“有人提议设立‘真理仲裁委员会’,由科学家、哲学家和前反抗军领袖组成,负责判定哪些记忆可信、哪些言论有害;另一派则主张全民公投决定一切,哪怕是对物理定律的理解也要投票表决。还有人提出,为防止混乱,应恢复部分‘情绪稳定模块’,只是这次自愿使用。”

    林晚冷笑:“自愿?只要社会压力存在,就没有真正自愿的选择。”

    她转向灰烬:“看到了吗?仅仅三天,他们就想重建神坛??只不过这次,神的名字叫‘民主’或‘科学’。”

    灰烬沉声道:“那你打算怎么办?干预?发布权威解释?”

    “不。”林晚摇头,“那样我就成了新的先知。”

    她打开公共频道,面向所有接入“共感网络”的人,缓缓开口:

    >“我是林晚。我不提供答案,只分享一个问题:当你赋予所有人质疑的权利时,如何防止这种权利本身变成压迫的工具?”

    消息发出后三分钟内,响应数突破千万。

    讨论如野火燎原。

    有人写道:“我们可以设立‘反权威指数’,监测任何组织是否积累过多话语权。”

    有人反驳:“那谁来监督这个指数?别忘了,‘虚庭’最初也是为制衡而生。”

    一名失语多年的诗人上传了一段手写诗:

    >“当人人都能说话,

    >最勇敢的事,

    >是保持沉默,

    >直到听见别人的声音。”

    这场辩论持续了整整七天七夜。没有结论,没有胜利者,只有不断分裂又重组的思想脉络。而正是在这混沌之中,一种新的文明雏形悄然诞生??它不追求统一,而珍视分歧;不渴望终结,而敬畏过程。

    第七日深夜,陆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