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冬季暖暖的一碗黄酒鸡汤(1 / 3)

说来惭愧,我与这碗黄酒鸡的缘分,竟始于一场狼狈不堪的产后记忆。

六年前,女儿刚满月。时值深冬,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让城市仿佛跌入冰窖。许是夜里起身照顾孩子着了凉,第二天我便发起高烧,浑身骨头缝里都透着寒气,盖上两床棉被仍止不住地哆嗦。更可怕的是,之前充盈的奶水竟一夜之间退了潮,孩子饿得哇哇直哭,我抱着她,又急又愧,眼泪止不住地流。

母亲从老家匆匆赶来,摸了摸我冰凉的额头,又看了看我灰败的脸色,只说了一句:“你这是产后体虚,风寒入骨,把气血给‘冻’住了。”她二话不说,系上围裙就进了厨房。不一会儿,一股奇特的、混合着醇厚酒香与浓郁肉香的气息便弥漫开来,那香气温暖而富有穿透力,竟让我觉得冰冷的四肢似乎回暖了一丝。

母亲端来的,是一碗浓油赤酱、汤色诱人的黄酒鸡。鸡肉深红发亮,汤汁粘稠欲滴。我半信半疑地吃下一口,肉质酥烂,入口即化,一股带着酒意的暖流从喉咙直坠丹田,随即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荡起层层暖意,向四肢百骸扩散开来。一碗下肚,额角、后背竟渗出细密的汗珠,不是发烧时的虚汗,而是一种通透、舒畅的温热。当天下午,我的烧就退了。更神奇的是,第二天清晨,久违的奶水也重新回来了。

那一刻,我捧着那碗看似寻常的鸡汤,心中充满了敬畏。从此,这碗黄酒鸡,便成了我们家族里,代代相传的冬日守护神。

一、一碗鸡汤里的“君臣佐使”:解码养生密码

在很多人看来,黄酒鸡不过是一道滋补的菜肴。但在我亲身体验并深入研习后,才明白它实则是一副配伍精妙的“食疗方”,其中每一味食材,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君药——老黄酒:活血的“先锋官”

黄酒,绝非简单的调味品,它是这碗汤的灵魂。性温,味辛、甘,归心、肝、肺、胃经。它的核心使命是“通”。

·活血通络:其辛散之性,能推动气血运行,像一位冲锋的将军,破除体内因寒凝导致的血脉不畅。我产后那种气血被“冻住”的感觉,正是需要这股温通之力来化解。

·散寒止痛:寒主收引,不通则痛。黄酒的温热能驱散筋骨间的寒邪,对于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酸痛有奇效。

·引经报使:在中药理论中,酒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直达病灶。在这里,它就像一个优秀的导航,带领着鸡肉、生姜的补益成分,更有效地被身体吸收利用。

一定要选用品质上乘、陈年三载以上的老黄酒,其性更温和,躁烈之气已褪,只剩下醇厚的温通之力。

臣药——老母鸡:补虚的“后勤部长”

鸡肉,性温,味甘,归脾、胃经。它的核心作用是“补”。

·补气养血:鸡肉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中医认为其能大补气血,尤其适合像我当年那样产后虚弱、大病初愈、面色萎黄的血气亏虚之人。

·健脾益胃:它能强壮脾胃这“后天之本”,从而让气血的生化有源。

·填精补髓:对于精血亏虚导致的腰膝酸软、月经量少、头晕耳鸣,鸡肉能提供最根本的物质滋养。

老母鸡经过长时间的生长,营养积蓄更为丰厚,补益之力远胜仔鸡,与黄酒的“通”相辅相成,共同完成“通补兼施”的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