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倒掉时,一个声音喊住了他。
“小老表!
那些泥鳅黄鳝你不要,给我可好?”
少年抬头看到一位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正和蔼地冲他微笑。
这中年人不是别人,正是姚秀才。
“大叔!
泥鳅和黄鳝的土腥味特别重,不好吃,你要它何用?”
“泥鳅、黄鳝只要处理好了,也是很好的美味!”
“好!
你有东西装吗?”
少年拿着那些泥鳅黄鳝来到姚秀才面前。
姚秀才手里不知何时,多了一个塑料桶。
少年也不感到奇怪,再好再稀奇,那也是别人的东西。
将黄鳝、泥鳅倒入姚秀才的塑料桶,少年又将扑鱼器放回原来位置,正准备到更远些的上游赶鱼,却被姚秀才叫住:“小老表!
你不回去吃饭吗?”
少年挠了挠头道:“时辰尚早,再抓些鱼回去,就有鱼肉可吃了!”
姚秀才饶有兴趣道:“某倒要看看你还能抓到多少鱼虾。
既然你不要泥鳅、黄鳝,就都送给某可否?”
少爷毫不犹豫道:“好!
只要不怕久等!
先生!
你这是要去哪里?”
“前往丰城探亲访友,路过此地。
小老表,可否能去你家里吃个饭,某从九江一路行来,有些饥渴……!”
“我……这……!”
少年没想到有人想去他家蹭饭,不是他小气,而是家可没有多余粮食。
如果请这秀才去吃了,他和娘亲还有小妹就得饿肚子,可他又不知如何拒绝。
不由有些脸红与尴尬!
姚秀才当然明白他的心思,笑着道:“小老表!
放心,某带着粮食呢,只要借用你家锅灶。”
少年明显松了口气道:“那没问题!
你等等我!
等我捕完这网鱼,就带你去我家!”
说完,他飞也似的朝更上游跑去,这回,明显没有第一网的鱼获多。
有一半还都是泥鳅、黄鳝。
不过,也有一两斤的鱼虾。
与第一网加起来,也有四斤左右。
当然,黄鳝泥鳅还是给了姚秀才。
少年这才心满意足,收拾好渔具,带着姚秀才朝家走去!
还没到家,一个三四岁的小孩,迈着小短腿飞奔出来。
“哥哥!
哥哥!
抱抱……!”
“妹妹乖!
哥哥手里有东西,你快回去告诉娘,咱家来客人了!”
小丫头歪着脑袋打量着姚秀才,姚秀才笑着蹲下身,想去抱她,小丫头马上就跑开了,边朝家里院落跑边喊:“妈妈!
家里来叔叔客人了……!”
他们家在村尾,是一处低矮破旧的泥胚茅草房。
一位妇人,正在外面搭砌的灶台生火做饭。
听到孩子的叫喊,那妇人忙回头。
可就在她回头的那一刹那,姚秀才犹如遭受电击。
这女子,浓眉大眼,一张精致的鹅蛋脸,与他去世多年的亡妻,简直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模样。
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