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萧讷离旧岗 萧综获新职(2 / 3)

,萧讷也是比较清楚的。

从南朝刘宋国开国皇帝刘裕时代开始,彭城(徐州刺史部治所)一直是由南朝占领,并且是南朝对北征伐的大本营、指挥所。

到孝武帝刘骏后期,担任徐州刺史的是猛将薛安都。

刘骏死后,刘宋王朝开启了叔侄相残、兄弟互砍模式。

刘骏的十一弟刘彧杀死刘骏继承人刘子业,登基称帝。

是为宋明帝。

徐州刺史薛安都不服刘彧弑君夺位。

他联合左将军薛索尔、右将军柳光世、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等人,拥立刘骏第三子刘子勋,讨伐刘彧。

最后,讨伐军不敌刘彧大军,刘子勋被杀。

薛安都以彭城和徐州七郡为筹码,投降北魏。

薛安都本来就是北魏名将。

现在他带着丰厚礼物归来,当时的皇帝拓跋弘当然非常欢迎。

他立即派大军南下接应,并任命薛安都为河东公、镇南大将军、徐州刺史,都督东南五州军事。

就这样,徐州(彭城)落入北魏手中。

那时是466年9月。

而现在,徐州之所以在6o年后重归南朝管辖,是因为,525年2月,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率部向南梁投降了。

其时,正值南梁在西起益州、东到徐州的两千里战场上北伐魏国。

南梁皇帝萧衍听说元法僧来投,大喜过望之下,马上派散骑常侍朱异为皇帝特使,前往彭城安抚元法僧。

接着,又派大都督元略、建威将军陈庆之率军去协助元法僧布防。

随即,萧衍封元法僧为始安郡公、侍中、司空,食邑五千户。

元法僧投降南梁,成为压垮权臣元义的最后稻草。

魏国朝廷由胡太后重新掌权,她誓言要剿灭元法僧、收复徐州。

魏国朝廷给驻防淮阳的安乐王元鉴增兵,将他调往彭城平叛。

同时,北魏朝廷也给增防寿阳的河间王元琛增兵,要他抓紧联合扬州刺史长孙稚,反击南梁北伐总督裴邃,吸引南梁军火力,为徐州方向减压。

裴邃攻打寿阳,攻破外城后,对坚守内城的长孙稚无可奈何。

元琛本来畏惧裴邃,大军不敢靠近,而是驻扎寿阳北边2oo里的城父城(河南宝丰)。

胡太后与新班子成员研究后,让皇帝元诩派廷尉少卿崔素芬,持节并手执斋库刀到元琛军中督战,宣旨:立即向寿阳开拔,违令就地斩。

元琛不得已,绕道叩开寿阳城门,率大军入城,与长孙稚会合。

元琛头上悬着催命刀,与长孙稚商量时,坚决要求主动出击,大举反攻。

长孙稚与裴邃前后交战两次,打了无数个回合,对裴邃有深刻认识。

他认为:裴邃是韦睿之后的南梁第一猛将,与对方在阵地战对决,自己和元琛联合起来也不是其对手。

凭借寿阳城坚固城防,魏军勉强可以与裴邃打个平手。

因此,长孙稚坚决反对出城决战。

但元琛是平南都督,是长孙稚上司。

元琛以军令压迫长孙稚,他也只能听命行事。

于是,寿阳城五万军队出城与裴邃对决。

裴邃正在对寿阳内城乌龟壳无计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