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结局。
只是,檀道济人老成精、久经沙场,思维定式已成型难易。
他有自己的考量。
他出兵之后,率大军主要在历城附近兜圈,花里胡哨打了几十仗。
有时一天都要干几仗。
简直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而战斗结果大多数是以胜利收场。
但是总的战局呢,却是无论如何都摆不脱叔孙建、长孙道生的纠缠,无法突围前去救援滑台城。
甚至在历城附近几次被烧光粮草补给,差点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
在历城周边打转几个月,大军足迹没出过青州东平郡,数不清的胜仗、突不出的重围、杀不完的敌军,己方队伍损失也不太大。
——这就是檀道济展示的战争全貌。
朝野上下恁是挑不出啥大毛病。
最后,朝廷还得给他加官晋爵。
皇帝刘义隆的憋屈呀,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不过,人老成精的檀道济也有失算的时候。
他似乎忘了,军中老人不止他一个。
皇帝在军中,怎会没有探子?
檀道济不是皇帝,他甚至压根没起过做皇帝的心思,所以他不理解皇帝的一大绝招:杀人无需找理由。
刘义隆认定檀道济在这次北伐救场中“养寇自重”
,那檀道济就是养寇自重。
不需要证据。
皇帝要泄恨,不存在借口的问题,只是时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