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后人从此隐姓埋名,躲在天目山里避难。
直到近些年才敢下山入世。
于本初深感萧风天赋异禀,于是暗地里特别关照他。
萧风在学堂路的日子,由此颇为顺利。
有一次,于本初与中级班老夫子顾千岗闲聊,提到萧风的禀赋。
顾千岗道:“老夫早注意到他了。
前阵子见到巡使孙邈,他提了一嘴,说本里东头第三户萧家独苗儿子,恐怕不是凡胎俗宿,让老夫望望他家气象。
老夫观察过多次,却看不出什么。
不过,对面你那里搞出那么大动静,老夫岂能没注意到他?嗯,确实不俗。”
“搞出很大动静了吗?”
于本初诧异道:“在下没做什么事啊?”
顾千岗:“你确实没做啥。
可那小娃子背咏《仓颉篇》、《急就篇》的口齿,哪里是五岁娃娃的神态?老夫在这边,想不注意都难!”
于本初这才点头,表示顾千岗说的没错。
事实确实如此。
萧风不知道五斗米教有三人注意到他。
他按时到学堂念书、写字。
放学回家就当起了先生,教姐姐们。
每旬休两日时,他就跑到桑田里帮忙摘桑叶,到蚕房里喂蚕宝。
边干活边玩耍,倒也快活的很。
大娘是正妻,自然对萧家独苗宝贝的紧。
姨娘是亲妈,更不消说。
姐姐们对这个聪明至极的弟弟,也是万般呵护。
虽然是小户人家,属于为温饱挣扎的底层农户。
但所幸这些年南方没有战争。
一家人的日子也算安安稳稳。
萧风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渐渐长大。
幸运的是,老爹又纳了一个小妾,三年内接连生下两个弟弟。
一个比萧风小五岁多,一个小七岁。
萧家这下不担心无后了。
其实这个年代,距离钱塘县不远的丹阳郡城、会稽郡城、京口镇、建邺都城、以及上游的江州、荆州,一点都不太平。
此时晋国皇帝是司马德宗,东晋第十位皇帝。
前面第九任皇帝是司马曜,司马德宗父亲。
司马曜登基后,支持吏部尚书、中护军谢安和侍中、左卫将军王坦之,抗衡最大权臣桓温。
桓温病故后,谢安与尚书令、护军将军王彪之共同辅政。
谢安推荐侄子谢玄组建“北府军”
。
不久,在谢安指挥下,谢玄率领8万北府军,在淝水一带击溃87万前秦军队。
就在谢安叔侄声望如日中天之际,他们遭到皇帝司马曜猜忌。
叔侄二人便请辞官职、彻底归隐。
于是,司马曜推出亲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任宰相。
兄弟俩执掌东晋朝堂大权。
历史上,这是东晋皇朝中,司马家族唯一专权的短暂时光。
说它短暂,是因为皇帝司马曜与弟弟司马道子的合作,很快出现裂痕,而且有不可调和的趋势。
不过没过多久,皇帝被皇后带着几人用被子捂死了!
——历史就是这么记录的,不知有没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