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西风在原主记忆里,找不到时代信息。
也就是他不知现在是什么朝代、皇帝名号。
幸好他知道自己身处苍梧郡,采药的地方是大瑶山。
语言系统是岭南南越语。
应该还是在中国。
韦西风本来背着药篓,手上有药锄。
现在,这些自然都不见了。
他光着脚丫,浑身湿透,走近一个小寨子,在寨门口向守卫打听打听。
问过之后,得知小镇名兴窑寨。
两个卫士听他说是药师徒弟,采药时不小心掉到江里,漂流到此,警惕态度马上变得很和善。
他们中一人去请示长老。
另一人从褡裢里摸出炒米饼给他充饥。
韦西风实在饿了。
道谢之后,赶紧咬一口米饼,细细咀嚼。
味道真好啊!
一会,卫士领着一位老者来了。
韦西风收起米饼,向老者行礼。
然后把自己的事重新讲一遍。
老者问:“细佬,你话你师父是苍梧郡医师。
这里离苍梧郡城5oo里远。
你打算咋办?”
韦西风答:“回阿叔,我想看看寨子里有没活干?如果有,我挣点路费再回去。”
老者笑道:“你是医师学徒,应该识点跌打推拿吧?要不到寨子里的拳堂去帮师兄们捏捏肌肉、松松骨头?如果你的手艺过关,他们不会亏待你。”
韦西风抱拳道:“多谢阿叔指点。
还请阿叔帮忙牵线!
晚辈挣到钱,请阿叔饮茶。”
请饮茶就是拿回扣的意思。
老人笑道:“细佬嘴巴倒是够甜。
跟我走吧,我带你过去。”
韦西风对两个门卫躬身行了礼,随老人进寨子里去。
岭南民风淳朴,对韦西风这样的本地落难少年,绝不会袖手旁观。
不过,原主意识中,岭南人对北方人有些成见。
一路走一路聊天。
韦西风告诉了老人自己姓名,也知道了他姓霍,就称他霍叔。
老人并不老,也就5o岁样子。
山区人脚力矫捷,一点不输韦西风。
二人不久就到了一座院子。
里面有十几、二十人,打拳的、舞棍的、对摔的…都在练武。
有个头裹青巾、腰扎白练的年轻人站在那里,见到霍叔带着个陌生少年进来,迎上前笑问:“霍叔,您怎么有空来了?是哪家亲戚的后生想学拳吗?”
霍叔道:“阿根,打搅你一下。
这细佬不是来学拳的。
他是药童子,采药时从山上掉江里,漂到这里了。
他想找事做,挣路费回家。”
“哦,还有这事?”
叫阿根的青年上下打量了韦西风几眼,道:“行了,霍叔,交给我吧。
保证让他够路费回家。”
韦西风赶紧抱拳致谢,道:“多谢阿根哥。”
霍叔对韦西风道:“细佬,你就留在拳堂帮忙吧。
挣够路费早些回去。
免得家人担心。
…阿根,我走了。”
韦西风对霍叔弯腰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