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o章 谋划(2 / 3)

两人都是九卿之一。

分管两个钱袋子。

大汉现在的基本盘是3ooo万人。

诸侯王封地18个,约1ooo万人口。

这些其实是诸侯国,与中央政府关联较少。

唯一作用是对外战争时,皇帝有权征调他们的部分军队。

皇帝真正的辖地是91个郡,2ooo万人口。

其中军队7o万。

朝官8oo名,胥吏2ooo。

郡县官员32oo名。

胥吏一万。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汉官员人口比是4ooo2ooo万=15ooo。

有意思的是,这个数据的历史变化是:

东汉:1:7464;

唐朝:1:2927;

元朝:1:2613;

明朝:1:2299;

清朝:1:911;

1949:1:29o;

1998:1:4o;

(数据摘自1998年财政部部长助理刘某某言)

官员与总人口的比例,也就是说多少人供养一名官员。

汉朝5~7千人供养一名当官的,1998年4o人供养一名当官的。

相较之下,当然汉朝人要轻松得多。

但是,大汉时期,供养军队,才是老百姓最大的负担。

军人与平民负担比例是:7o万:2ooo万=1:286

也就是,除了供养官僚,每286人还需供养一名军人。

大汉军队正常年份开支是:

口粮:每人每月粮食约25石,平均折合铜钱25x8o=2oo铢。

一年是24oo铢。

但是一旦与匈奴开战,粮食运输成本与军需粮食等值。

即后勤运输人员要消耗一半粮食。

也就是军粮消耗量翻倍。

服装:每人每年一单衣、一袭、一袍、一绔、一履。

大约17oo铢。

由上可知,每人的口粮和服装费是41oo铢,即41贯。

这样,每年这部分军费开支是41x7o万=287万贯。

军官开支须另外计算。

战争年份是正常年份的3~6倍。

这些还只是日常开支。

还有至少两样基础开支:

武器、马匹。

武器各种各样,包括刀、剑、锤、矛、戟、戈、斧、弩、盾、铠甲、战车、战船等。

以普通刀、剑来算,一般价格是5oo铢上下。

弩,3ooo铢以上。

战车,5ooo铢以上。

战船,一万铢打底。

牛的价格是15万铢左右。

普通马匹是3万铢。

好的战马1o万铢以上。

一万铢就是一个金币。

武帝时期,最高峰有战马4o万匹。

但在公元前99年浚稽山之战时,李陵的5ooo精锐出战,朝廷却无法给他们装备战马。

这是因为,战马往往也是战损的绝对大头。

比如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漠北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