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丞相田千秋主持,6o名贤良文学为一方,桑弘羊、徐又成几人是另一方,就高祖至今的经济政策,展开全面反思、争论。
唇枪舌剑,异常激烈。
焦点在:朝廷盐铁酒专营是不是与民争利、要不要废除。
桑弘羊表示:朝廷没有实行专营政策前,盐铁酒由诸侯、贵族、大商贾垄断。
朝廷的专营只是剥夺了少数人的垄断权,没有争夺“民”
的利益。
反而对“民”
让了利,好处极大。
朝廷每年通过盐铁酒专营得到的钱,大部分用于对匈奴作战。
武帝时期,朝廷如果没有盐铁酒专营收入,卫青、霍去病大将军拿什么率领大军直捣龙城、封狼居胥?2师将军李广利拿什么扫荡大宛、扬威西域?
如今,匈奴、羌族、氐族、乌桓等并未消失,反而虎视眈眈,随时准备破关入内,蹂躏大汉民族。
如果取消了盐铁酒专营,朝廷的岁入就会减少一半。
一旦战事开启,朝廷不得不出兵,难道靠提高田赋、增加丁税支撑军队开支吗?
贤良文学一方一口咬定:桑弘羊的逻辑大错特错。
对付匈奴及其它异族,应该重在推广儒学,感化为主。
不要动不动就出兵。
冤冤相报何时了?
……
霍光身为辅,非常清楚桑弘羊的逻辑,就是自己的逻辑。
但逻辑虽是对的,掌控权却在对方手上。
那霍光就支持贤良文学反对这个逻辑。
管你对不对,先把你手上的权利解除才最重要。
等我掌握了这个逻辑,再来为它平反。
这就是霍光的搞法。
经过半年的争吵,贤良文学没赢,桑弘羊却输了。
桑弘羊不是输在辩论。
而是输在霍光借此机会,拔掉了许多桑弘羊、徐又成的心腹爪牙。
桑弘羊失去对大司农府的控制权,徐又成失去对水衡都尉府的控制权。
霍光在巩固了自己对军队调动、人事任免、政策制定的权力后,又成功地把财政收支权抢到了自己手里。
长安城。
长公主府。
长公主坐在主位,接见自己弟弟、燕王刘旦来使孙纵之。
丁少君站在长公主身后。
诸侯王与朝中官员来往,一向是大忌。
虽然皇帝已婚,立了皇后。
但皇后不到十岁,仍是长公主负责皇帝、皇后起居饮食,行使后宫主子之责。
燕王派人来见长公主,即便打着弟弟思念姐姐的旗号,也是犯了大忌的。
这些只能是偷偷进行。
孙纵之躬身下拜,呈上礼单。
丁少君从长公主身后走出,接过礼单,放在长公主身边的榻几上。
孙纵之道:“禀长公主殿下,燕王殿下要在下见到长公主后,务必代他行叩拜之礼。”
说完,长跪在地,叩了一个头。
起身后,他接着道:“燕王殿下说…”
他望望周围,停住了口。
长公主挥手,丁少君带着太监、宫女离开。
孙纵之道:“燕王殿下说,长公主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