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如今九卿之一的光禄勋张安世。
手纸,去污秽时必用之也。
用完不扔,则臭污反秽己身。
所有上官都懂这个道理。
然而扔了污过的手纸,下次还得用啊。
所以手纸永远不能少。
酷吏也是如此。
因此他们前赴后继,一代更比一代多。
酷吏没有好下场。
但在他们生前,皇帝一定会赋予他们特权,让他们尽情释放心底的阴暗能量,帮皇帝收拾对手。
汉武帝不是建设型统治者,而是毁灭型统治者。
他要建设什么,不一定能成。
他若要毁灭什么,则一毁一个准。
霍光在武帝身边二十多年,深得其杀伐精髓。
他选成欣对付王西风,就是武帝套路。
酷吏出动,哪里还需担心找不到臣子们的把柄?
找不到,造也能造出来。
而且还是天衣无缝、置人于死地的那种。
成欣经过一段时间摸查,不孚霍光所望,找到了突破点:粮食商人韦如宝、草料商人窦明希、牛马经纪赵三。
成欣之所以找这三个人,是因为他职业眼光老道、职场经验丰富。
他锁定了一个重要的关联节点:这三人都与王西风的“公家”
和王西风的“私家”
,同时有生意往来。
王西风的“公家”
就是过去的水衡六厩及现在的未央厩。
王西风的“私家”
即落车乡王家马场。
成欣的逻辑是:这三个家伙必定是从“公家”
那里获得巨大利益,在“私家”
这里让渡一部分出来。
不得不说,成欣的逻辑完全成立。
而且这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实行郡县制之后,所有家族崛起的最大逻辑。
也是反腐运动只要开展,就一定会收获满满的韭菜地所在。
韦如宝、窦明希、赵三三人被关进扶风监狱,心里都是糊里糊涂的,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三人也不是初出茅庐的愣头青,懂得开口必死、说的多死得快的道理。
三人分别受到重刑折磨,但都死不认罪。
事实上,三人也不知道扶风执金吾抓到了什么把柄。
不敢乱说。
作为酷吏,成欣自然明白三人的心思。
他也没指望刑具一上,三人就哗啦啦乱吐一气。
前面只是折挫三人锐气而已。
差不多火候了,成欣让狱吏收了三人家属的好处,透露风声出来:执金吾大人是受上头指令,要拿未央厩令王西风的把柄。
三人知道这点后,心里更是苦不堪言。
因为,他们从未与王厩令或其家人商定过什么协议。
三人不是没有从水衡六厩或未央厩得到利益。
也不是没有关照王家马场。
但那都是与下面办事人敲定,规矩代代相传,无需厩令出面的呀。
与王家马场打交道,也是心照不宣,按行业习惯操作,没有任何额外接触,尺度也不离谱。
可说没有破绽。
商人获利,诀窍在循例不贪、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