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西风回到家,老爹和两个哥哥都恭恭敬敬对他行礼。
王西风笑着扶住老爹,又拉起哥哥们,道:“阿爹,大哥、二哥,俺们在家里,就不样这样了。”
王木章正色道:“三儿,你这话不对。
桂寓石三老专程来家里做客,同我们讲过了。
咱们如今既是官宦之家,也是地方豪绅。
在礼仪这块,必须正规起来。
这样,咱们的后代从小耳灌目洗,将来才能自自然然望上走,融进相应圈子里头。”
王西风听他说“耳灌目洗”
,差点绷不住笑。
乡三老一定是说“耳濡目染”
,老爹记不住那词。
不过老爹的话还真不能反驳。
是啊,老爹、哥哥们和自己间无所谓,但是家里已经有许多后辈了。
他们的已经远远不是上辈的,财富、地位、圈子、礼仪…都必须对标未来。
于是,王西风不再反对。
先按家礼拜见老爹、老妈,哥哥、嫂嫂。
然后,他在家中正厅上坐,所有家人又对他行了官礼。
六品官,过县老爷了。
他也是王家这一支最大的官。
如果王家将来香火鼎盛,官财两旺,他的牌位也可摆在祖宗之列了。
大姐一家人也在王家马场做事。
王西风例行去探望,送上丰厚礼物。
老妈最关心的是三儿何时娶妻纳妾。
她对王西风掰着指头数着东村李家闺女、西村张家丫头…都是各路媒婆送来的八字竹简。
王西风陪她闲聊着,假装兴致盎然,问这个询那个,答应认真考虑考虑。
最重要的正事,当然是与老爹、两个哥哥密谈。
核心问题是在购料、售马两个环节,有没留下把柄在人家手里。
父子三人互相望望,一起摇头。
王木章道:“三儿,你是知道的,咱家以前就是个温饱之家。
只因你从小喜欢马、牛,试养两头还成了,这才走向小康。
后来你和你二哥到西域赊了马驹回来喂养,这才算是富裕起来。
咱们怎么会贪心呢。”
王潏道:“三儿,与草料商户的价钱,咱们都是明码实价。
略有些浮动,也是随行就市。
卖马就根本轮不到咱说话了,官家给多少就是多少。”
王西风看向二哥王沣。
王沣肃色道:“大哥说的这些都是事实。
不过…”
他看了老爹、大哥一下,接着道:“草料商户也好,买马的官家也好,人家都是给了好处的。
只是我们按你的吩咐,一律假装不懂。
咱家也依风俗习惯,逢年过节送些节礼。
但都按礼尚往来标准,从没太离谱。”
王木章道:“三儿,你说实话,是不是官场里头有人说你闲话了?你可别乱来呀!
咱们养马有空间,还不少。
草料价再高些,收马价再低些,咱们都受得起。
大不了不养了。
平安第一啊!”
王西风起身,对老爹、大哥、二哥揖手躬身下拜,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