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不死诀(1 / 6)

总诀:神木本源论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草木为灵之始,石为山之骨,木为地之魂。吾乃柳神,历九劫而不死,破万法而成道,观草木生灭悟长生真意,察枯荣轮回证不死玄机,遂创《神木不死诀》。

此诀以“木”为基,以“灵”为引,以“不死”为终。非求肉体不朽,乃证神魂与天地同息;非贪法力无边,旨在与万木共生共荣。修此诀者,需先明“三理”:一曰“枯荣相济”,春生夏长非为盛,秋枯冬藏非为衰,盛衰本是一体,互为根基;二曰“根脉通玄”,草木之根深扎九幽,可吸地脉龙气,可纳黄泉灵液,根脉所及,便是道基所立;三曰“灵韵化形”,木之灵不在于形,而在于叶动风吟、根伸土应,化形非求人身,乃借形显道,使灵韵可感、可触、可通天地。

修行之路,先炼“身”为神木,再炼“魂”为灵种,终炼“意”为天地。身如古木,可抗天雷斧劈;魂如树种,落土便可重生;意如春风,拂过之处枯木逢春。此乃“神木不死”真意——非不死于外,乃不死于内;非不灭于形,乃不灭于魂。

第一重:灵根初醒篇

经文:

“鸿蒙初开有灵芽,一点青光破尘沙。

深扎九土吸地脉,浅探三光纳云霞。

枝无寸长休言茂,根有半分可参天。

莫笑今朝身如草,来日拔地定惊仙。”

修行真解:

第一重乃筑基之始,需悟“灵根”二字。凡草木修行,先觉自身灵智,后醒根中真意。修此篇者,需寻地脉交汇之处,深植根须,如凡人炼气般吸纳土中灵机。

初时,当闭目内视,观自身根须如发丝,细弱难支,需以意念引地脉之气入根,每七日为一周期,使根须增一分坚韧、添一分灵韵。待根须可探入丈深之地,能感土中虫豸爬行、石下水流之声,便算入门。

此阶段需忌“躁进”。草木生长,一日不可拔高三尺,修行亦然。若强行催发根须生长,必致根中空洞,如枯柴易折。当学春草之性,默默积蓄,待春雷一响,自可破土而出。

修行理念:以“藏”为要。灵根初醒,如婴儿坠地,需藏于土中,借大地庇护滋养,勿急于显露锋芒。地脉之中,既有灵机,亦有凶煞,需学老树根须,避凶趋吉,择灵而纳,方能根基稳固。

第二重:青枝吐翠篇

经文:

“灵根醒后枝干生,一点青芒透甲庚。

不与繁花争春色,独向寒空展瘦形。

叶承日精炼玉露,枝引月华淬甲兵。

狂风骤雨皆过客,立尽残宵骨更清。”

修行真解:

根须稳固之后,当引灵机上行,生枝干、抽新叶。此阶段需分“阴阳”二法:日间引太阳精火炼枝干,使其如铁似钢,可抗风刀霜剑;夜间纳太阴清露润新叶,使其如玉含光,能聚天地灵气。

炼枝干时,需观古松之姿,枝干虽曲却刚,遇狂风不折反弯,借势卸力;生新叶时,当学垂柳之态,新叶轻软如丝,可随灵气流动而摇曳,引气入体更顺。待枝干生九节,新叶成百数,叶动时可闻灵韵轻吟,便过此关。

此阶段需破“刚柔”之执。世人皆以为木性柔,却不知千年古木可挡雷霆;皆以为刚则易折,却不知柔若无骨难立天地。修此篇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