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接受试点任务的年轻一代里,截止目前为止,诺埃尔认为廖勇和娜塔莉亚是最合适的。
他的军改计划可不是什么简单的计划,这一个区区的节点编组才哪到哪啊?
作为军人家庭出身,自己也在军队里奋斗的人,诺埃尔很清楚现在联邦国防军面临的问题——
——军队的组织架构。简单点说,就是军衔和职务的匹配问题。
比如说,第五舰队旗舰,也就是荣光女王级超级泰坦【贝奥武夫】号,其舰长勒克莱尔·斯内德的军衔,只有准将。
而诺埃尔作为第五舰队配属的舰载机部队,也就是第66空军师的师长,军衔则是少将。
问题是,在战场上,一个空军师的影响力虽然不小,但是和一艘超级泰坦比,那还是差得远了。超级泰坦具备一击灭星的威力,这是一个空军师拼了老命都做不到的。
而一艘超级泰坦的舰长,其军衔居然比空军师的师长低。这意味着一件事:在联邦军内,很多人的军衔,是无法同其领导的作战单位产生的战场影响力相匹配的。
当然,诺埃尔除了第66师师长之外,还兼任第五舰队总参谋长,军衔高一些不奇怪。但是其他舰队的舰载机部队司令,就算没有在司令部里兼任职务,军衔也同样是少将。
换句话说,这种情况广泛存在于联邦国防军内。
海军陆军的基础作战人员,也就是基础士兵,基本上都是二等兵和一等兵这样的义务兵军衔,在不脱离【兵】这一等级的前提下,上升极限最多就到一级士官长,而空军呢?
空军的基础作战人员是飞行员,而以廖勇为例,他毕业之后,直接就是尉官。要不是因为首都军校毕业生太多,只授了准尉衔,否则以廖勇的水平,毕业后至少是个中尉。
这放在别的军种里,可就是军官了,陆军中尉至少是个连副,高点能到连长。手底下管着百十来号人呢,而廖勇呢?
也就一个人,一架飞机而已。
而在二十三世纪的现代战争里,一个连的标准化陆军以及其携带的作战装备,就算没有空军支援,也能实控上百平方公里的作战区域。
而廖勇呢?他驾驶一架战斗机,我们放宽一点条件,他驾驶自己的定制机独行隼,全部携带对地弹药,扔完弹药就回基地补给,算上起飞降落补给一共半小时。在这么理想的前提下,理论上,他也就只能打击不到一百平方公里的战区。
然而,战斗机是不可能真的做到全天候不间断出动的,实际作战情况也没有那么多人给你炸,要是有空战的话还得携带对空弹药。在星球内战场,影响力是远不如陆军的。
更何况,在海军,一个中尉,都能当一艘驱逐舰的大副了。甚至表现好点,当驱逐舰的舰长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二十三世纪,一艘驱逐舰的战场影响力,不论大气层内外,都比一个飞行员高多了。
这就是现在联邦国防军的主要问题:对曾经地球时期,人类军队的组织架构有些过于迷信,甚至迷信到了影响力和军衔脱离的地步。
在军队里,一个职务的责任就是正确表现其战场影响力,而一个军衔代表的则是挂这个军衔的军人应该获得的待遇等级。
按照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职务和军衔应当严格对应,享受了多高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