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这次的任务是防守,在空战里低打高也和蠢货差不多,反正只要在高处挂着挂十分钟,落地了就能省的去做俯卧撑,廖勇也不打算多做操作,专注在邓恩的机动上,他往东飞自己就往西,他转南自己就偏北,突出一个管你高低差多少,我只要离你够远那你就打不到我的方案进行消极防守。
他倒不是不敢积极,上次积极防守的时候邓恩一发导弹就给他敲下来了。这次,廖勇决定换个思路试试。
别看廖勇代号是独行侠这个往往代表着鲁莽和冲动的代号,但是他拿到这个代号的原因可不是因为他是个鲁莽的人,恰恰相反,在空战里,他是个冷静到恐怖的人。
这是因为相比起同期的学员,廖勇有一项独到的天赋。
在空战中,他可以很轻松地进入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头脑极度冷静,思考速度和反应速度都非常快的超集中状态,从而能以最快速度做出最佳反应。而这个天赋的代价,是他往往会忽略掉当前战场的整个战局,极端情况下甚至连友军都会忽略掉,从而进入一种无意识下的极端单干状态。
这个天赋帮助他在军校的模拟战里成为了击坠王,帮他拿下了优秀学员奖章,但是也给他换来了独行侠这个不太正面的代号。只不过,他倒是还挺喜欢这个代号的。
现在的廖勇就进入了这种状态,邓恩的每个动作他都能立刻做出反应,始终保持两人之间的水平距离在十八九公里左右。随后,他很快就注意到一件事——每次这种对着盘旋结束后,邓恩的高度都会上升一点,有时是一二十米,有时是二三十米。
“收油门缓速爬升……难道是那个战术?不不不,这也太老土了。”
廖勇看着邓恩的操作,第一反应是经典到堪称古典的缓速爬升诱使对方降低警惕性后快速爬升的战术。
这一战术在战场信息不足的二战时期尚且好用,但是现在战场信息高度集成化透明化,除了变化速度过于明显的瞬时速度外,基本的航向和高度这些信息是公开的。
在这种前提下,只要自己不是傻子,是不可能被邓恩的这种战术骗到的。只不过廖勇看了看双方的高度差,觉得也不能就这么放着邓恩一点点往上爬。
现在廖勇是防守方不能反击,而之前上次在进攻方的时候,廖勇俯冲下去试攻击,邓恩的桶滚做的又快又狠,他根本锁不到,等他拉起来的时候邓恩早跑没影了。现在自己又没有导弹,他有病才会主动下高。
“算了,反正拖时间就行,干脆继续爬升维持高度差好了,闪电隼可是空天两用机体,就算上到宇宙也没什么问题!”思考之后,廖勇做出了决策,每次盘旋结束后,随着邓恩高度上升,他也跟着把高度拉了起来。
“啊?这臭小子怎么往上爬升了?我们也没加注辅助喷嘴的推进剂啊?”邓恩一看哭笑不得,他确实是打着用老土战术来诱骗廖勇做俯冲的主意,但是没想到廖勇反而往上去了。
邓恩很清楚闪电隼的机体性能,虽然说闪电隼是空天两用战机,但是在不同环境下的参数还是不太一样的。而尽管闪电隼在大气层内标称的实用升限是三万八千米,但是在高度接近三万五千米左右时,闪电隼的舵效就会开始大幅度下滑。
虽然在第32批次的闪电隼上,通过增大辅助机动用线性阵列喷嘴的推进剂储量,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