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冯太后,是华夏历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杰出女性政治家。】
【她辅佐了三位皇帝,两次临朝听政,并主导了北魏前期一系列重要的社会和政治改革,为后续的孝文帝改革和北魏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老身果然上榜了!”
北魏冯太后露出微笑,淡淡地开口说道。
她对自已十分自信,认为自已足以和汉朝的窦太后相提并论。
十大贤后榜单没她就算了,这次的十大权后不可能没有她!
【冯太后名字不详,长乐信都(河北省冀州市)人。】
【441年,她生于长安,祖父冯弘是北燕最后一位皇帝。】
【北燕灭亡后,她的家族没入北魏为奴。】
【后来,她的父亲冯朗因罪被杀,年幼的冯太后被没入宫中,成为了宫女。】
【幸运的是,她的姑姑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左昭仪,另一位姐姐是太武帝的妃子。】
【在姑姑的抚养和教养下,她不仅得以在宫中生存,还接受了良好的汉文化教育,这为她日后执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52年,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她因才华和容貌出众被选为贵人。】
【456年,她被文成帝正式册立为皇后。】
【这一时期,她辅佐文成帝,初步展现了政治才能,并抚养了后来的北魏献文帝拓跋弘。】
【依照北魏“子贵母死”的旧法,献文帝的生母李氏早已被赐死。】
【冯皇后悲痛欲绝,在举行“烧三”仪式(将死者生前物品焚烧)时,曾欲投火自焚殉情,被左右救下。】
【这一举动,极大地提升了她的贤德声望。】
“子贵母死?”
“这是什么狗屁陋习?”
汉文帝刘恒皱起眉头,十分不解地骂道。
这蛮夷就是蛮夷,和汉人在思想上还是存在差距的!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项制度正是他的孙子,汉武帝刘彻所创。
而拓跋珪只是沿用了汉武帝的制度……
【465年北魏文成帝英年早逝,年仅26岁。】
【12岁的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即位,冯皇后被尊为皇太后。】
【权臣乙浑趁机独揽大权,矫诏诛杀大臣,图谋篡位。】
【年轻的冯太后展现出惊人的政治魄力,秘密布置,设计将乙浑逮捕并处死,第一次临朝听政,稳定了北魏摇摇欲坠的朝局。】
【等献文帝逐渐年长,并生下皇子拓跋宏后,冯太后于公元469年左右归政于献文帝,自已退居幕后,专心抚养皇孙拓跋宏。】
【献文帝拓跋弘亲政后,与冯太后在政见和权力上产生激烈冲突。】
【他重用冯太后不喜欢的大臣,甚至处死了她宠信的臣子李奕,导致母子关系彻底破裂。】
【在冯太后的压力下,年仅18岁的献文帝禅位于5岁的儿子拓跋宏,自为太上皇,但仍居于权力中心,处理军国大事。】
【476年,年仅23岁的太上皇拓跋弘突然暴毙。】
【《魏书》暗示其死与冯太后有关,普遍观点认为这是冯太后为了彻底清除政治障碍,为第二次临朝听政铺平道路。】
“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