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不敢来了!
【宋度宗赵禥在位期间,是蒙元发动全面灭宋战争的关键时期。】
【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采纳宋朝降将刘整的策略,开始全力围攻南宋长江防线的战略枢纽襄阳,以及隔江相望的樊城。】
【襄阳保卫战历时近六年,守将吕文焕等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抵抗。】
【然而,掌权的贾似道始终消极应对,未能组织起有效的战略救援,甚至隐瞒军情的严重性。】
【宋度宗赵禥深居宫中,对此一无所知,更是不闻不问。】
“这实在是可笑!”
“身为皇帝,居然对战情一概不知?”
秦始皇嬴政嗤笑一声,摇着头说道。
如此一来,宋朝的江山恐怕要完了!
【1273年,樊城先破,襄阳城粮尽援绝,守将吕文焕在苦等援军无望后,被迫出降。】
【襄阳的陷落,意味着南宋长江中游的门户被彻底打开,元军可以顺流直下,直逼临安,南宋的灭亡已经进入倒计时。】
【1274年7月,在帝国危在旦夕之际,长期沉溺酒色的赵禥因酒色过度而驾崩,年仅35岁。】
【赵禥去世后,留下三个幼子。】
【权臣贾似道等人拥立其四岁嫡子赵?即位,是为宋恭帝。】
【此时,元军已大举南下。】
【仅仅五年后,1279年,南宋在崖山海战中彻底灭亡。】
(崖山之战会在盘点陆秀夫的时候详细讲解,另外文天祥也会讲。)
“原来我大宋是这样灭亡的?”
宋太祖赵匡胤像是一下子苍老了十岁,满脸疲惫地自言自语道。
他怕武将夺江山,选择了杯酒释兵权。
而赵光义又重文轻武,加深了这一个规则。
然而,大宋却是亡于权臣和外敌之手......
看来,武将的权力不应该限制,就应该让能打胜仗的武将去打仗。
而文臣不可染指军事,太子继承人选择上,要慎之又慎,最好多几个备选。
这样,也许可以改变大宋的未来。
【宋度宗赵禥在历史上被视为一个典型的昏君和亡国之君。】
【虽然他不是末代皇帝,但亡国进程在他任内已不可逆转。】
【他的无能、荒淫和对权臣的纵容,与当时南宋面临的空前外部军事压力形成了致命的结合,极大地加速了国家的覆灭。】
【赵禥的昏庸统治,使得南宋在面对空前外部威胁时,领导核心处于瘫痪状态。】
【他浪费了南宋最后十年可能存在的调整和抵抗机会。】
【他去世后,留给继任者的是一个主帅已失、门户洞开、士气低落、回天乏术的烂摊子。】
【他实际上就是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和责任人之一。】
“宋朝其实就是亡于宋度宗之手。”
“在他后面的几个小皇帝,能改变什么?”
张居正看到这里,叹息一声,心情低落地说道。
他心中是在担忧大明的未来,忧国忧民忧天下。
大明的灭亡,谁又是最大的责任人呢?
【总的来说,宋度宗赵禥是一个无能者被置于权力顶峰,从而引发巨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