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陈山笑了,他反问,“是规矩,还是枷锁?”
“六叔,你把演员当成货仓里的商品,标上价码,锁进柜子。我把他们当成一起打天下的伙伴。”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变得锐利。
“你看看,现在香港有多少有才华的年轻人,就因为你那份十年长约,被埋没在你的片库里,永无出头之日?”
陈山随口说出几个名字。
“演了五年家丁的狄龙,我看他很有大侠相。”
“那个叫傅声的年轻人,身手不错,活泼机灵,总演些小配角,可惜了。”
“还有那个叫惠英红的小姑娘,我看她在片场替身挨打,比男仔还搏命。”
邵逸夫的脸色,一瞬间变得很难看。
陈山提到的这几个人,都是他邵氏的签约艺人。
有的他有印象,有的他甚至没听过。
可陈山,却如数家珍。
“陈先生,你做了不少功课。”
“谈不上功课。”陈山靠回沙发,“我只是爱才。”
“六叔若是不肯放人,我不介意再帮他们打几场官司,再跟报社的朋友聊聊天。”
“就聊聊‘邵氏血汗工厂’的续集故事。”
“到时候,恐怕就不是股价下跌那么简单了。”
这个年轻人,不仅有掀桌子的蛮力,更有拆房子的耐心和手段。
他用袁平、刘良这些人,打了一场漂亮的舆论战。
现在,他想用同样的方法,来撬动自己整个艺人体系的根基。
邵逸夫以为,这就是陈山的底牌。
他以为,谈判最艰难的部分已经过去。
他端起茶杯,准备在这些细节上,和陈山继续拉扯,争取一些空间。
然而,陈山的目光,却越过了他,望向窗外清水湾的方向。
“六叔,我们来谈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