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讲今日在怡红院,宝二爷和薛姑娘那般评说茶叶,奶奶面上虽不显,心里却是不大受用的。
亏得姑娘说了句‘吃着好’,奶奶回来一路上都念着,说还是林妹妹懂礼数。”
黛玉微微一愣,随即了然。
她本就聪慧,怎会不知凤姐好面子的性子?只是她方才说茶好,倒并非全然为了讨好,更多是体谅凤姐赠茶的一番心意。
平儿走后,黛玉独自沉思。
她想起自己刚入贾府时,与凤姐并无深交,甚至因凤姐行事张扬、言语泼辣而有些疏远。
是什么时候开始,二人之间有了这般默契?
“姑娘,这茶现在沏一壶尝尝么?”
紫鹃问道。
黛玉回过神来,点点头:“就沏这个吧。”
茶香袅袅中,黛玉想起半年前的那件事。
那日她在贾母处用饭,因胃口不佳,只略动了几筷子便放下。
凤姐在一旁看见,第二日就亲自带着一罐扬州酱菜过来,说:“这是昨日庄子上送来的,我尝着爽口,妹妹若是饭食无味,配着这个或许能多吃些。”
当时她只当是凤姐寻常关心,如今想来,凤姐对她的照拂,确是细致入微。
府上姐妹众多,凤姐何曾对别人这般上心?
又想起上月十五,她咳嗽的老毛病犯了,凤姐连夜打人送来两瓶西洋止咳药,说是托了王家的门路才得的。
她服用后果然见效,比太医开的方子还管用。
这些点点滴滴,平日里不觉得,如今串联起来,倒显出凤姐待她的特别。
“姑娘笑什么?”
紫鹃端茶过来,见黛玉唇角含笑,不由好奇。
黛玉接过茶盏,轻嗅茶香,淡淡道:“没什么,只是觉得凤丫头这人,倒比表面上看着有意思得多。”
次日清晨,黛玉刚用过早膳,凤姐就风风火火地来了潇湘馆。
“好妹妹,昨日那茶你可还喜欢?我怕平儿说不明白,特来问问。”
凤姐一进门就拉着黛玉的手笑道。
黛玉命紫鹃沏茶,请凤姐坐下,方道:“确实不错,香气清幽,回甘绵长,比寻常茶叶更合我的口味。”
凤姐闻言,眉眼间尽是愉悦:“妹妹果然识货!
这茶虽不似龙井那般香浓,却别有风味。
我父亲说,暹罗人饮茶习惯与咱们不同,他们常在茶中加些香料,这却是纯正的茶叶,是专为进贡咱们天朝特制的。”
二人正说着,宝玉忽然也来了,一进门就嚷道:“好哇,凤姐姐有了林妹妹,就把我这个弟弟忘了?有什么好东西,只记得给林妹妹送去?”
凤姐笑骂:“你个没良心的,平日里什么好东西不紧着你先挑?如今倒吃起醋来!”
宝玉笑嘻嘻地在黛玉身边坐下,道:“我昨儿想了想,那茶林妹妹既说好,必然是真的好,许是我吃得太急,没品出味来。
今日特来再讨一杯尝尝。”
黛玉瞥他一眼,似笑非笑:“你呀,分明是看着别人碗里的香。”
紫鹃又沏了一壶茶来,三人对坐品茗。
凤姐看着黛玉纤弱的身姿,忽然叹道:“林妹妹身子弱,这茶性温,多喝些也无妨。
我那儿还有,喝完了只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