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三春何处(2 / 3)

宴席继续,笙歌又起。

探春退回姊妹中间,感觉手心微微出汗。

宝钗轻轻握了握她的手,黛玉递来一盏热茶,湘云却犹自不觉,正忙着剥桔子吃。

酒过三巡,南安太妃起身更衣。

王夫人亲自陪着往暖阁去,经过屏风时,太妃忽然驻足。

“三姑娘许了人家没有?”

王夫人一怔:“尚未。”

太妃望着窗外一株开得正盛的西府海棠,雨打花瓣,零落满地。

“可惜了,”

太妃轻声道,“若是嫡出”

王夫人心跳如鼓,不敢接话。

太妃忽然转身:“我们王府想认个义女,三姑娘可愿意?”

雨声忽然大了起来,敲在琉璃瓦上,如碎玉乱溅。

后来之事,探春记不真切了。

只记得母亲赵姨娘闻讯赶来,在廊下哭喊:“我的儿,去不得那蛮荒之地!”

被婆子们慌忙劝走。

记得宝玉红着眼眶来找她,塞给她一枚玉环:“三妹妹留着,见它如见我。”

记得收拾行装时,在箱底现一本自己昔日的诗稿,上面写着:“缘何清明泣涕涟,骨肉分离各一天。”

临行前夜,南安太妃召见。

烛影摇红中,太妃褪下腕上一对翡翠镯子,亲自给探春戴上。

“我亲生女儿去年殁了。”

太妃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也是和亲,嫁到西域,不到一年就”

探春猛然抬头。

太妃眼中水光一闪,很快又恢复如常:“你比她强。

你懂得审时度势,知道如何在这世间立足。”

她轻轻抚摸探春的顶,“活下去,无论如何要活下去。”

起程那日,贾府众人送至十里长亭。

探春穿着郡主礼服,重重绣金纹饰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

回望来路,烟雨迷蒙中,荣国府的朱门渐渐模糊。

马车行至官道,忽然一骑追来。

却是黛玉,连伞也顾不上打,雨水湿透了她的青衫。

“这个给你,”

黛玉递来一个锦囊,“里面是家乡的土,病时用水冲服,可治水土不服。”

探春接过,锦囊上绣着一枝红杏,针脚细密——那是黛玉连夜绣的。

“林姐姐保重。”

“你也是。”

千言万语,都在这四个字里。

车马继续前行,探春打开锦囊,只见除了泥土,还有一枚干枯的桃花瓣——是大观园里那年春天落下的。

她忽然想起及笄那年,姊妹们在园中联诗。

她写的是:“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那时以为最大的烦恼不过是诗韵不对,如今想来,竟是前世般遥远。

塞外的风沙很大,第一个月她就病倒了。

昏沉中让人取来黛玉给的泥土,服下后果然渐渐好转。

夜深时,她常取出那枚桃花瓣,就着帐外篝火细看。

第三年春天,她终于学会了胡语。

那日陪着可汗巡视牧场,远远看见一群中原模样的商队。

她打马过去,用生硬的乡音询问故乡消息。

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