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夫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跟“贾赫娶鸳鸯事件”
毫无关联,但要说她心里完全没有对贾母有所“盘算”
,那恐怕也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当贾母严厉训斥她时,王夫人着实感到有些委屈和冤枉。
可仔细想想呢,却又并非全然无辜。
然而,贾母当时毕竟是被气得怒火攻心,情绪激动之下难免会失去一些理智。
倘若不能冷静地就事论事,而是将这种所谓的“盘算”
无限放大,甚至波及到众多的晚辈,使得他们全都站到贾母的对立面去,形成一个敌对的阵营,那么即便王夫人因为这次责骂而颜面扫地,难道贾母就能算是真正的胜利者吗?显然不是这样的。
懂得分化敌人,并且能够团结起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才称得上是最为明智、高的处世之道啊!
就在这关键时刻,聪明机智的探春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关键所在,并果断挺身而出,为王夫人仗义执言:“这件事情怎么能怪到太太头上呢?老太太您好好想想看,就算真有大伯子想要纳妾收房里人的情况生,作为小婶子的太太又怎能事先知晓呢?退一万步讲,就算太太她确实知道了此事,那按照常理来说,她也只能装作毫不知情呀。”
就这样,探春巧妙地将讨要鸳鸯之事与所谓的“盘算”
贾母之举区分开来,成功地为王夫人化解了这场尴尬的危机。
话说那贾府之中,贾母向来德高望重,众人对其皆是敬畏有加。
然而,这日却生了一件破天荒的事情——贾母竟然对王夫人心生不满!
要知道,在整部《红楼梦》的前八十回里,这样的情况可是仅此一回啊!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探春宛如一朵铿锵玫瑰般挺身而出,毫不畏惧地与贾母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辩。
只见探春言辞犀利,条理清晰,句句在理,竟使得贾母也不禁为之动容。
最终,贾母意识到自己的不妥之处,当即便向探春道了歉。
虽说贾母并未直接回应探春的话语,但在场之人皆能感受到气氛的变化。
而此时的王夫人呢,正忙着应付贾母突如其来的道歉,根本无暇顾及探春哪怕只言片语。
不过,纵然如此,在王夫人的心底深处,又怎能不被探春的这番义举所打动呢?
正因如此,后来便有了重用探春,并派遣她协助管理家务一事。
这无疑是给了探春一个绝佳的展示机会,让她能够充分施展才华,“兴利除宿弊”
,一展其精明能干之风采。
探春在协助管理家务期间,愈展现出非凡的才能。
她推出的各项改革措施,不仅令府中的经济状况稍有改善,还让下人们各司其职,秩序井然。
王夫人看在眼里,心中对探春的认可逐渐加深。
以往那份淡漠渐渐被一种近似母亲对女儿的自豪所取代。
她开始主动关心探春的生活起居,时常叮嘱厨房准备探春爱吃的菜肴。
然而,探春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她并未因王夫人态度的转变而松懈。
反而更加努力,她深知贾府的根基已深患顽疾,仅凭她一人之力难以彻底扭转乾坤。
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