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我也可以圣战,我也可以效忠罗马(2 / 4)

哇元那边说,这之后,沿海区域,各个造船相关的地方,众多高层官吏都被株连,大多遭到诛杀、贬谪。

    但是,造船、航海,是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不是随时都能从其他地方调人任职。由于主管官员一时空缺较多,朝廷只能从基层临时提拔有管理能力的官吏,破格任用表现突出的匠户和百姓。

    由于专业从事管理工作的士大夫缺位,各港的造船效率很快提升上来。

    这些“老航海”消失之后,明朝开始以极快的速度,筹备一支史无前例的大舰队。由于动静很大,周边各个国家,都知道这個消息。

    但因为之前的大案,很多当地官吏和豪族垮台,爪哇元在明朝的情报能力也损失严重,因此,至今也不清楚,他们具体准备到什么情况了。

    这种情况,反而更让人担忧了。因此,爪哇元内部的争论也愈演愈烈,最后,西进派在明朝的压力下,迅速占了上风。

    就在紫帐汗国准备南下埃及的同时,爪哇元也借着存量上的优势,集结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还从很多南洋土王,乃至征东行省那里,借来了兵,准备前往印度,梭哈一把了。

    而且,他们也调整了长期战略,不打算和之前一样抢一下就走,而是准备长期立足。和紫帐汗国一样,爪哇元也组建好了一个叫“西印度公司”的组织,准备到时候接管当地事务。

    “公司”这个词,是南洋华人常用的组织名称。有人说是来自宋元时的民间组织“公尝”,有人则认为是“公祠”弱化了祭祀方面的职责,发展过来的。当大家需要组织资金和人手,结伙做生意的时候,往往就会采用这种颇为流行的商业组织方式。

    爪哇元内部的西进势力,看起来也是准备用这种方式,确定股权和职责,从而为今后的经营做准备。目前已经有很多人入股,据说沙哈鲁都参加了。

    黑羊王朝盘踞的两河一带,现在早就衰落的不成样子,远远没有印度的吸引力强。所以,做出这种选择,也不算奇怪。作为替代,紫帐汗国也开始寻找其他合作者。之前郭康结婚的时候,那一大群赶来庆祝的土库曼人,就是礼部努力的结果。

    目前,他们在尽量试图稳住小亚的土库曼人邦国,通过各种手段,避免让他们跟着黑羊王朝的军队,一起南下劫掠。大家想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方法。

    当然,大部分努力,都没有成功,因为土库曼首领们自己其实也决定不了太多东西。手下人需要劫掠的时候,凭借威望按住一会儿还可以,但要是想长期保持战略上的克制和稳定,那只会让自己也被急躁的手下干掉。

 &